形态描述
冬羽:体略大(雄鸟28厘米,雌鸟23厘米)而嘴短,暗褐色,腿长,头小,颈长,嘴直。上体深褐具浅色鳞状斑纹;喉浅皮黄色;头及颈皮黄色;下体白,两胁常具少许横斑。飞行时翼上狭窄白色横纹及于深色尾基两侧的椭圆形白色块斑极明显。雌鸟甚小于雄鸟。幼鸟皮黄色。夏季雄鸟棕色或部分白色并具明显的蓬松翎颌。
虹膜-褐色;嘴-褐色,嘴基近黄,冬季灰色;脚-多色,或黄或绿或为橙褐色。
虹膜-褐色;嘴-褐色,嘴基近黄,冬季灰色;脚-多色,或黄或绿或为橙褐色。
生境信息
分布范围:繁殖于北欧和亚洲;冬季至非洲及南亚,罕见迷鸟甚至到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罕见的非繁殖期候鸟。有记录迁徙时见于新疆西部、西藏南部及华东沿海和台湾。少量在广东、福建及香港沿海越冬。
习性:喜沼泽地带及沿海滩涂,与其他涉禽混群。
分布状况:罕见的非繁殖期候鸟。有记录迁徙时见于新疆西部、西藏南部及华东沿海和台湾。少量在广东、福建及香港沿海越冬。
习性:喜沼泽地带及沿海滩涂,与其他涉禽混群。
鸣声描述
地理区分布
IC(P), IIA(P), IIIA(P), IIIB(P), IIIC(P), IVB(P), VIA(W, P), VIIA(W), VIIB(P), VIIC(W), VIID(P)
国内分布
Heilongjiang, Jilin, Hebei, Beijing, Tianjin, Shandong, Neimenggu, W Xinjiang, S Xizang, Qinghai, Yunnan, Hubei, Hunan, Jiangsu, Shanghai, Zhejiang, Fujian, Guangdong, Hong Kong, Hainan, Taiwan